對于旅游糾紛,旅游質監部門提醒有五種維權方式可供選擇:
一是與旅游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是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三是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四是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具體地講,旅游者遇到旅游糾紛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在旅途中若遇旅游糾紛,可先與組團社的全陪、領隊或地接社導游多溝通,不能解決時,再與組團社聯系,要求妥善處理。
要及時向他們反映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聽取旅行社的答復后再做決定。
若旅行社拒不接受意見,應注意收集證據,待行程結束后再向旅行社交涉或向有關部門投訴或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如果客觀條件允許,也可以當場向旅行社交涉要求采取補救措施,接受旅行社的合理補救措施,并繼續完成旅程。
回程后,如游客認為旅行社的服務存在質量問題,可選擇上述的五種維權方式解決糾紛。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一)按爭議是否有涉外因素分類,分為國內旅游糾紛和涉外旅游糾紛。與國內旅游糾紛不同,涉外旅游糾紛的一方當事人是外國人、外國旅游企業或其他組織。
(二)按爭議主體分類,分為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之間的糾紛;旅游經營者之問的糾紛;旅游者或旅游經營者與相關部門之間的糾紛;國內旅游經營者與境外旅游經營者或旅游者之間產生的糾紛。
(三)按爭議內容分類,可分為交通運輸業務糾紛;旅行社業務糾紛;導游業務糾紛;旅館業務糾紛;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糾紛;旅游保險糾紛以及旅游稅收糾紛。
(四)按爭議涉及的利益分類,旅游糾紛可分為涉及財產利益的糾紛;涉及人身權益的糾紛;涉及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的糾紛。
(五)按爭議當事人人數多少分類,可分為爭議雙方為一人爭議的單一性糾紛;爭議雙方至少有一方為兩人以上爭議的共同性糾紛。
首先要看發生的旅游糾紛是否屬于旅游投訴范圍:
(1)認為旅游經營者違反合同約定的;
(2)因旅游經營者的責任致使投訴人人身、財產受到損害的;
(3)因不可抗力、意外事故致使旅游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投訴人與被投訴人發生爭議的;
(4)其他損害旅游者合法權益的。
2、需提交的材料:
(1)投訴人的姓名、性別、國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及投訴日期;
(2)被投訴人的名稱、所在地;
(3)投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
3、處理的時限:
(1)自接到投訴之日起,5個工作日做出是否受理決定;
(2)受理的案件60日內做出處理。
4、受理的部門:
旅游法規定參加旅行社組織旅游發生旅游糾紛的,到組團社所在地旅游質檢所進行投訴,組團社也就是你簽訂旅游合同的旅行社
相關博文推薦
更多>>